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廷尉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天降五刑,维夏之绩。
乱兹平民,不回不僻。
昔在蚩尤,爰作淫刑。
延于苗民,夏氏不宁。
穆王耄荒,甫侯伊谟。
五刑训天,周以阜基
厥后陵迟,上帝不孤(《古文苑》作「觚」)
周轻其制,秦繁其辜。
五刑纷纷,靡遏靡止。
寇贼满山,刑者半市。
昔在唐虞象刑,天民是全。
作炮烙,坠人于渊。
故有国者,无云何谓,是刖是劓。
无云何害,是剥是割。
惟虐惟杀,人其莫泰。
殷以刑颠,秦以酷败。
狱臣司理,敢告执谒(《艺文类聚》四十九、《初学记》十二、《古文苑》。)
严丈泰伯见贻古句次韵为答 南宋 · 韩淲
 押支韵
意行无东西,偶成一段奇。
寻山得幽伴,遂尔相娱嬉。
水涉渔梁窄,山循鸟道危。
每惭衣上尘,素染已如淄。
新安山水邦,寺屋多断碑。
摩挲青莓苔,往往识岁时。
所贵眼界阔,岂畏足力疲。
榜舟或扶舆,上下适其宜。
吊古践陈迹,怀贤理前规。
吕侯读书堂(自注:水西寺化光之父侍郎所居。),遗祀留丰姿。
恨生异代深,遐躅无由随。
寂寥付短篇,酩酊持屈卮。
是日颇款曲,有时还切偲。
虽云各笑语,卒复度礼仪。
英英钓濑仙,其学夙素知。
譬彼巨渊薮,蟠伏豹与螭。
一旦奋迅去,谁复维絷之。
观乎律调雅,益悼馀子卑。
示我千百年,匪特用自怡。
传玩入铃斋使君亦伸眉。
由来绝俗士,定有惊人诗。
激烈薄层穹,豁达开晴曦。
况同陟山颠,又已还水涯。
物色既甚富,身世真若遗。
昨非兴寄清,曷浣穷陋悲。
白雪本寡和,载赓思尤迟(自注:渭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生四子:温、恭、俭、让。)
政论 其一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
谨案:《隋志·法家》,《正论》五卷,汉大尚书崔寔撰。《旧唐志》,《政论》五卷。《意林》亦五卷。《新唐志》作六卷。各书引见,或作《政论》,或作《正论》,又作《本论》,止是一书。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人高祖篆,祖颎,父瑗,范《史》皆有传。好典籍,桓帝初为郎,后拜议郎,与边韶延笃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杂定《五经》。拜辽东太守,母卒归葬。服竟,召拜尚书,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免归。建宁中卒。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指切时要,言辨而确。范《史》论曰:「之《政论》,言当世理乱,虽痛心错之徒不能过也。」「其书成于守辽东后,故有「仆前为五原太守」及「今辽东耕犁」云云。本传系于桓帝初除为郎时,未得其实。其本北宋时已佚失,故《崇文总目》不著录,《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亦无之。《通志略》载有六卷,虚列书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七篇,从本传及《通典》各写出一篇,凡九篇,略依《意林》次第之。刺取各书引见,校补讹脱,定著一卷。其畸零短段三十事不能成篇者,载于卷末。《治要》专取精实,而腴语美词,芟除净尽。然于当时积弊,已胪列无遗。治乱兴亡,古今一轨,本传引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诚哉是言也。嘉庆十九年龙集甲戌六月十五日
自尧、舜之帝,汤、武之王,皆赖明哲之佐,博物之臣。
皋陶陈谟而唐、虞以兴,伊、箕作训而殷,周用隆。
及继体之君,欲立中兴之功者,曷尝不赖贤哲之谋乎!
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世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
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
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
或犹豫岐路,莫适所从;
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
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是以王纲纵驰于上,智士郁伊于下。
悲夫!
且守文之君,继陵迟之绪,譬诸乘弊车矣。
(《意林》作「若能」)求巧工,使辑(《意林》作「葺」)治之,折则接之,缓则楔(本作「契」,从《意林》改之)之,补琢换易,可复为新。
新新不已,用之无穷。
若遂不治,因而乘之,摧拉捌裂,亦无可奈何矣。
武丁之获傅说宣王之得申甫是则其巧工也。
今朝廷以圣哲之姿,龙飞天衢,大臣辅政,将成断金,诚宜有以满天下之望,称兆民之心。
年谷丰稔风俗未乂(此二语上下疑有删节)
夫风俗者,国之脉诊(《御览》三百七十五作「胗」)也。
年谷如其肥肤,肥肤虽和,而脉诊(年谷下十三字从《御览》补)不和,诚未足为休。
《书》曰:「虽休勿休」。
况不休而可休乎。
汉兴以来,三百五十余岁矣。
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风俗雕敝,人庶巧伪,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自汉兴」下四十字从本传补)
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治哉?
期于补绽决坏,枝柱邪倾,随形裁割,取时君所能行,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
故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施(本传作「设」)
不强人以不能,背所急(本传作「背急切」)而慕所闻也。
孝武皇帝策书曰:「三代不同法,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
孔子叶公以来远,哀公以临民,景公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
是以受命之君,每辄创制;
中兴之主,亦匡时失。
盘庚悯殷,迁都易民;
周穆有阙,甫侯正刑(「是以受命」下三十五字从本传补)
然疾(疑有误。本传及《艺文类聚》五十二无此二字)俗人拘文牵古,不达权制,奇玮(本传、《艺文类聚》作「传」)所闻,简忽所见,策不见珍,计不见信。
夫人既不知善之为头善,又将不知不善之为不善,乌足(本传、《艺文类聚》作「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
故每有言事,颇合圣听者,或下群臣,令集议之,虽有可采,辄见掎夺。
何者?
其顽士暗于时权,安习所见,殆不知乐成,况可与虑始乎?
心闪意舛,不知所云、则苟云率由旧章而已。
其达者或矜名嫉(本传作「摈」)弃。
虽稷、契复存,由(本传作「犹」)将困焉。
贾生之所以排于绛、灌,吊屈子以摅其愤者也(旧作「以舒愤者也」,从本传改补)
夫以文帝之明,贾生之贤,绛、灌之忠,而有此患,况其余哉!
况其余哉!
且世主莫不愿得尼、轲之伦以为辅佐,卒然获之,未必珍也。
自非题榜其面曰鲁孔丘、邹孟轲,殆必不见敬信。
何以明其然也?
此二者善己存于上矣。
当时皆见薄贱,而莫能任用,困厄削逐,待放不追,劳辱勤瘁,为竖子所议笑,其故获也。
夫淳淑(《意林》作「贞一」)之士,固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耻乡原之誉,绝比周之党(「绝」字从《意林》补),必待题其面曰鲁仲尼、邹孟轲,不可得也(「必待」下十六字从《意林》补)
而世主凡君,明不能别异量之士,而适足受谮润之诉。
前君既失之于古,后君又蹈之于今,是以命世之士,常抑于当时,而见思于后人(《意林》作「无不见思于后日」)
以往揆来,亦可容易?
向使贤不肖相去,如泰山之与蚁垤,策谋得失相觉,如日月之与萤火,虽顽嚣之人,犹能察焉常患贤佞难别,是非倒纷,始相去如毫厘,而祸福差以千里,故圣君明主其犹慎之(《群书治要》)
度关山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执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乐储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七。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一。)
隐贤岩记治平二年十二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三、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一二
维彼南冈,洞孔山腹。
仰者若呀,頫者若伏。
侧出旁穿,三十有六。
在昔晋、梁,浮图始昌,为室为堂。
五代之季,栋宇颓弛,释子无似。
逮此吕侯,来守是州内翰济叔尝刺是郡),废者必修。
乃会僧远圆鉴大师法远,乃经乃营。
扶其倾。
远将传嗣,俾承厥志,匪云孰谓(今长老晓云)
惟是隐贤,华玉渊,宅者如仙。
比有檀越(巢人周同施财补葺之),请完其阙,筑屋周列。
嗟若替陵。
将衰而荣,将沈而升。
物有所待,如暗遇灯。
千载之来,匪吕弗兴
否将思泰,如谷有声。
一日必葺,匪远弗成。
长江未竭,高山未平。
垂千百龄,清风奚泯。
治平二年冬十二月□日,无为杨杰撰,弟□书。
熙宁元年山门监寺僧希岳命工刻于嵓壁。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顾八○六。
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一百四十三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甫氏,甫侯之后(《广韵》九麌)
损益篇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八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事有乖千数,法有玩于时者,可改也。
故行于古有其迹,用于今无其功者,不可不变。
变而不如前,易而多所败者,亦不可不复也。
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
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
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报蒸骨血,以快其情。
上有篡叛不轨之奸,下有暴乱残贼之害。
虽藉新属之恩,盖源流形势使之然也。
降爵削土,稍稍割夺,卒至于坐食奉禄而已。
然其洿秽之行,淫昏之罪,犹尚多焉。
故浅其根本,轻其恩义,犹尚假一日之尊,收士民之用。
况专之于国,擅之于嗣,岂可鞭笞叱诧,而使唯我所为者乎?
时政凋敝,风欲移易,纯朴已去,智慧已来。
出于礼制之防,放于嗜欲之域久矣,固不可授之以柄,假之以资者也。
是故收其弈世之权,校其从横之势,善者早登,否者早去,故下土无壅滞之士,国朝无专贵之人。
此变之善,可遂行者也。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而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
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
刺客死士,为之投命
致使弱力少智之子,被穿帷败,寄死不敛,冤枉穷困,不敢自理。
虽亦由纲禁疏阔,盖分田无限使之然也。
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化之基趾,齐民财之峰寡,正风欲之奢俭,非井田实莫由也。
此变有所败,而宜复者也。
肉刑之废,轻重无品,下死则得髡钳,下髡钳则得缔笞。
死者不可复生,而髡者无伤于人。
髡不足以惩中罪,安得不至于死哉!
夫鸡狗之攘窃,男女之淫奔,酒醴之赂遗,谬误之伤害,皆非值于死者也。
杀之则甚重,髡之则甚轻。
不制中刑以称其罪,则法令安得不参差,杀生安得不过谬乎?
今患刑轻之不足以惩恶,则假臧货以成罪,托疾病以讳杀。
科条无所准,名实不相应,恐非帝王之通法,圣人之良制也。
或曰:过刑恶人,可也;
过刑善人,岂可复哉?
曰:若前政以来,未曾枉害善人者,则有罪不死也,是为忍于杀人也,而不忍于刑人也。
今令五刑有品,轻重有数,科条有序,名实有正,非杀人逆乱鸟兽之行甚重者,皆勿杀。
嗣周氏之秘典,续吕侯之祥刑,此又宜复之善者也。
《易》曰:「阳一君二臣,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一臣,小人之道也」。
然则寡者,为人上者也;
众者,为人下者也。
一伍之长,才足以长一伍者也;
一国之君,才足以君一国者也;
天下之王,才足以王天下者也。
愚役于智,犹枝之附干,此理天下之常法也。
制国以分人,立政以分事,人远则难绥,事总则难了。
远州之县界(「界」从《通典》一补。),或相去数百千里,虽多山陵洿泽,犹有可居人种谷者焉。
而诸夏有十亩共之迫,远州有旷野不发之田,代俗安土,有死无去。
君长不使,谁能自往缘边之地?
亦可因罪徙人,便于守御(「而诸夏」下四十九字,从《通典》一补。)
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
明版籍以相数阅,审什伍以相连持,限夫田以断并兼,定五刑以救死亡,益君长以兴政理,急农以丰委积,去末作以一本业,敦教学以移情性,表德行以厉风俗,核才艺以叙官宜,简精悍以习师田,修武器以存守战,严禁令以防僭差,信赏罚以验惩劝,纠游戏以杜奸邪,察奇刻以绝烦暴,审此十六者,以为政务,操之有常,课课之限,安宁忽懈堕,有事不迫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向者天下户过千万,除其老弱,但户一丁妆,则千万人也。
遗漏既多,又蛮夷戎狄居汉地者尚不在焉。
丁壮十人之中,必有堪为其什伍之长,推什长以上,则百万人也。
又什取之,则佐史之才已上十万人也。
又十取之,则可使在政理之位者万人也。
以筋力用者谓之人,人求丁壮;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士贵耆老。
充此制以用天下之人,犹将有储,何嫌乎不足也?
故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也;
士有不用,未有少士之世也。
夫如此,而后可以用天性,究人理,兴顿废,属断绝,网罗遗漏,拱押天人矣。
或曰:善为政者,欲除烦去苛,并官省职,为之以无为,事之以无事,何子之言云云也。
曰:若是,三代不足摹,圣人未可师也。
君子用法制而至于化,小人用法制而至于乱。
均是一法制也,或以之化,或以之乱,行之不同也。
苟使豺狼牧羊豚,盗蹠主征税,国家昏乱,吏人放肆,则恶复论损益之间哉!
夫人待君子然后化理,国待蓄积乃无忧患。
君子非自农以求衣食者也,蓄积非横赋敛以取优饶者也。
奉禄诚厚,则割剥贸易之罪乃可绝也。
蓄积诚多,则兵寇水旱之灾不足苦也。
故由其道而得之,民不以为奢;
由其道而取之,民不以为劳。
天灾流行,开仓库以禀贷,不亦仁乎?
衣食有馀,损靡丽以散施,不亦义乎?
彼君子居位,为士民之长,固宜重肉累帛,朱轮四马。
今反谓薄屋者为高,藿食者为清,既失天地之性,又开虚伪之名,使小智居大位,庶绩不咸熙,未必不由此也。
得拘洁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
以廉举而以贪去,非士君子之志也。
夫选用必取善士。
善士富者少而贫者多,禄不足以供养,安能不少营私门乎?
从而罪之,是设机置阱以待天下之君子也。
盗贼凶荒,九州代作,饥馑暴至,军旅卒发,横税弱人割夺吏禄,所恃者寡,所取者猥,万里悬乏,首尾不救,徭役并起,农桑失业,兆民呼嗟于昊天,贫穷转死于沟壑矣。
今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
一岁之间,则有数年之储,虽兴非法之役,恣奢侈之欲,广爱幸之赐,犹未能尽也。
不循古法,规为轻税,及至一方有警,一面被灾,未逮三年,校计骞矩,坐视战士之蔬食,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二十税一,名之曰貊,况三十税一乎?
夫薄吏禄以丰军用,缘于秦征诸侯,续以四夷,汉承其业,遂不改更,危国乱家,此之由也。
今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吏食日禀,禄班未定。
可为法制,画一定科,租税十一,更赋如旧。
今者土广民稀,中地未垦;
虽然,犹当限以大家,勿令过制。
其地有草者,尽曰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
若听其自取,后必为奸也(本传。)
上疏论典校 其一 孙吴 · 步骘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六
伏闻诸典校挝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趣欲陷人以成威福;
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是以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栗?
昔之狱官,惟贤是任,故皋陶作士吕侯赎刑,张、于廷尉,民无冤枉,休泰之祚,实由此兴。
今之小臣,动与古异,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
夫一人吁嗟,王道为亏,甚可仇疾。
明德慎罚,哲人惟刑,书传所美。
自今蔽狱,都下则宜咨顾雍武昌陆逊、潘浚,平心专意,务在得情,党神明,受罪何恨(《吴志·步骘传》。中书吕壹典校文书,多所纠举,上疏云云,又见《宋书·五行志五》)
请原薛莹 孙吴 · 陆抗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九
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
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圮族替祀,或投弃荒裔。
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
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
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戚。
、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召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
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
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
乞垂天恩,原赦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吴志·陆抗传》)
题南禅方丈壁 宋 · 王灼
南金楚璞何施为,出门即取厚利归。
古来乃有金玉士,抱冤硉兀人不知。
君不见吕侯大狩誇凌铄,车前打折麒麟角。
径须归去来,一丘与一壑。
已出女不从坐议 晋 · 程咸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四
司寇作典,建三等之制;
甫侯修刑,通轻重之法。
叔世多变,秦立重辟,汉因循之。
大魏承秦、汉之弊,未及革制,所以大逆之诛,追戮已出之女不差者,诚欲殄绝丑类之族也。
然而法贵得中,刑慎过制。
臣以为女人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出适他族,还丧父母,降其服纪,所以明外成之节,异在室之恩。
而父母有罪,则追刑已出之女,夫党见诛,又有随异姓之戮,一人之身,内外受辟。
今女既嫁,则为异姓之妻,或如产育,则为他族之母,此为元恶之所轻,忽戮无辜之所重,于防则不足惩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心;
且男不得罪于他族,而女独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蠲明法制之本分也。
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诛;
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罚。
宜改旧科,以为永制(《魏志·何夔传》注引干宝《晋纪》,又《晋书*刑法志》,《艺文类聚》五十四,又《通典》一百六十三。案:《晋志》云,魏法犯大逆者,诛及已出之女。毋丘俭之诛,其子甸妻荀氏应坐死,其族兄顗与景帝姻通,表魏帝以丐其命,诏听离婚。荀氏所生女,为颍川太守刘子元妻,亦坐死,以怀妊系狱。荀氏辞诣司隶校尉何曾乞恩,求没为官婢,以赎命。哀之,使主簿程咸上议。)
秀才对策 东晋 · 华谭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九
策曰:「今四海一统,万里同风,天下有道,莫斯之盛。
然北有未羁之虏,西有丑施之氐,故谋夫未得高枕,边人未获晏然,将何以长弭斯患,混清六合」?
对曰:「臣闻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顺谷风以兴仁,兼三才以御物,开四聪以招贤。
故劳谦日昃,务在择才,宣明岩穴,垂光隐滞。
俊乂龙跃,帝道以光;
清德凤翔,王化克举。
是以皋陶见举,不仁者远;
陆贾重汉,远夷折节。
今圣朝德音发于帷幄,清风翔乎无外,戎旗南指,江汉席卷;
干戈西征,羌蛮慕化,诚阐四门之秋,兴礼教之日也。
故髦俊闻声而响赴,殊才望险而云集。
虚高馆以俟贤,设重爵以待士,急善过于饥渴,用人疾于影响,杜佞谄之门,废郑声之乐,混清六合,实由乎此。
虽西北有未羁之寇,殊漠有不朝之虏,征之则劳师,得之则无益,故班固云:『有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人不可臣而畜,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
盖安边之术也」。
又策曰:「吴蜀恃险,今既荡平。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
而吴人趑睢,屡作妖寇。
岂蜀人敦朴,易可化诱;
吴人轻锐,难安易动乎?
今将欲绥静新附,何以为先」?
对曰:「臣闻汉末分崩,英雄鼎峙,蜀栖岷陇,吴据江表。
至大龙兴,应期受命,文皇运筹,安乐顺轨;
圣上潜谋,归命向化。
蜀染化日久,风教遂成;
吴始初附,未改其化,非为蜀人敦悫而吴人易动也。
然殊俗远境,风土不同,吴阻长江,旧俗轻悍。
所安之计,当先筹其人士,使云翔阊阖,进其贤才,待以异礼;
明选牧伯,致以威风;
轻其赋敛,将顺咸悦,可以永保无穷,长为人臣者也」。
又策曰:「圣人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今天成地平,大化无外,虽匈奴未羁,羌氐骄黠,将修文德以绥之,舞干戚以来之,故兵戈载戢,武夫寝息。
如此,已可消锋刃为佃器,罢尚方武库之用未邪」?
对曰:「夫唐尧历载,颂声乃作;
文武相承,礼乐大同。
清一八纮,绥荡无外,万国顺轨,海内斐然。
虽复被发之乡,徒跣之国,皆习章甫而入朝,要衣裳以磬折。
夫大舜之德,犹有三苗之征;
以周之盛,猃狁为寇。
虽有文德,又须武备。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
安不忘危,圣人常诫。
无为罢武库之常职,铄锋刃为佃器。
自可倒载干戈,苞以兽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于散乐休风,未为不泰也」。
又策曰:「夫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
时险则峻法以取平,时泰则宽网以将化。
今天下太平,四方无事,百姓承德,将就无为而乂。
至于律令,有所损益不」?
对曰:「臣闻五帝殊礼,三王异教,故或禅让以光政,或干戈以攻取。
至于兴礼乐以和人,流清风以宁俗,其归一也。
今诚风教大同,四海无虞,人皆感化,去邪从政
夫以尧舜之盛,而犹设象刑;
殷周之隆,而甫侯制律。
律令之存,何妨于政。
若乃大道四达,礼乐交通,凡人修行,黎庶励节,刑罚悬而不用,律令存而无施,适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飞仁风乎无外矣」。
又策曰:「昔帝舜以二八成功,文王以多士兴周。
夫制化在于得人,而贤才难得。
大统始同,宜搜才实。
州郡有贡荐之举,犹未获出群卓越之伦。
将时无其人?
有而致之未得其理也」?
对曰:「臣闻兴化立法,非贤无以光其道;
平世理乱,非才无以宣其业。
上自皇羲,下及帝王,莫不张皇纲以罗远,飞仁风以被物。
故得贤则教兴,失人则政废。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风,州郡贡秀孝,台府简良才,以八纮之广,兆庶之众,岂当无卓越隽逸之才乎!
譬犹南海不少明月之宝,大宛不乏千里之驹也。
异哲难见,远数难睹,故尧舜太平之化,二八由而甫显;
殷汤革王之命,伊尹负鼎而方用。
当今圣朝礼亡国之士,接遐裔之人,或貂蝉于帷幄,或剖符于千里,巡狩必有吕公之遇,宵梦必有岩穴之感。
贤隽之出,可企踵而待也(《晋书·华谭传》)」。
江侍中宗黯解缆醮水府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
伏以道化所覃。
神休普被。
上惟邦国。
下及人伦。
咸资拯护之功。
潜假保持之力。
古今无爽。
水陆攸宁。
臣猥以常材。
叨逢圣运。
经纶缔搆。
惭无竹帛之劳。
渥泽超升。
乾坤之造。
遽蒙睿奖。
显授兵符。
韩信之斋坛。
吕侯之金钺。
分阃。
推毂专征。
省循徒切于兢营。
倚注靡容于陈谢。
选辰练日。
遄命启行。
况楚硖上游。
锦江下濑。
舳舻则千艘亟驾。
溯沿则万派争奔。
实用真灵。
总斯阴骘。
皇帝宸襟所属。
每切敬恭。
思布化以睦邻。
亦申谋而怀远。
雄师锐旅。
首在此行。
将解缆以乘流。
爰洁诚而致醮。
伏惟元元大圣。
五老高尊。
命灵将元司。
助洪休巨福。
迅浪皆期于利涉。
惊湍尽变于安流。
万里通津。
百神加祐。
克昌大业。
更广鸿基。
外屏中朝。
共臻祯福。
不任。
寿李少宗伯西湖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七十六
春官旅第启艨艟,万顷湖光照七松。
东国甫侯岱岳,西征天子重河宗。
麟游大泽蓬丘近,凤舞秋山辇路重绳祖曰湖上西山有龙飞凤舞之目为宋择都地)
当日老成看渐减,唯公双鬓削芙蓉。
赣州周司理令树回任舟次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一
上洛名材驭,清江司谳船。
孤心悬北阙,薄宦返南天。
好客追梁苑,移家去廪延
赐钱周举诏,力学少卿篇。
黄鹄凭高羽,朱丝鲜曲弦。
初销刑鼎日,重命甫侯年。
郡树崆峒外,官台章贡前。
金滩留信宿,皓月向谁圆。
喜迁莺 祝赠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十二部
锦堂清昼,恰瑶盏传来,玉荷开后。
齐岱基祥,甫侯嗣懿,盛世相君遗胄吕文安公后)
皇览揆予初度,看䌽凤翔云岫。
况世载,有千金一字,国门之购。

前侑歌缓处,脆板清丝,花下排红豆。
竹秀联吟,波流送羽,觞咏兰亭依旧。
当日醉乡何在,教好女揄长袖。
恐有客,饮淳于一石,与君为寿。
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吕留卿主人孟君复方万里为客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有韵
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宾夫岂偶。
遣车却骑钱塘门,主人满船富殽酒。
别唤轻船载仆从,大船品字著三友。
旁观指点知为谁,对峙玉人间白叟。
岂无识者讶此老,不愧妙年两贤守。
孟侯吕侯将相家,早绾金章纡紫绶。
方干云孙耸吟肩,左右鼎鼐中瓦缶。
虽然兰臭尚同心,剧谈锋起各虚受。
是日杭人诧佛事,焚寄冥财听僧诱。
公子王孙倾城出,姆携艳女夫挈妇。
放生亭远骛长堤,保叔塔高陟危阜。
居然红裙湿芳草,亦有瑜珥落宿莽。
暖热已极天色变,大风滔天怒涛吼。
篙师缭绕孤山背,倘佯里湖保无咎。
百舠千舫第二桥,四圣观前依古
春色浓时良佳哉,游人聚处可拾否。
一杯一杯入醉乡,诙嘲谑笑无不有。
泉币重费忘多少,歌妓频呼杂妍丑。
似狂非狂痴非痴,何啻万众悉回首。
我时颓然乎其间,看朱成碧辰至酉。
健啖晚菘兼早韭,快赏调冰仍雪藕。
归途恍然了不记,晓窗半醒卧噎呕。
一日之乐三日病,宁负衰躯护馋口。
愿从孟侯吕侯,更著百千沽十斗。
三法求民情赋王用三法,断民得中。)105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历代赋汇》卷四三、《古今图书集成》祥刑典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民之枉直难其辩,王有刑罚从其公。
用三法而下究,求舆情而上通。
司刺所专,精测浅深之量;
人心易晓,断依狱讼之中。
民也性失而习奸邪,讼兴而干狱犴。
残而肌肤,不足使之畏;
酷而宪令,不足制其乱。
故先王致忠义以核其实,悉聪明以神其断。
盖一成不可变,所以尽心于刑;
此三法以求民情,孰有不平之叹?
若夫老幼之类,蠢愚之人,或过失而冒罪,或遗忘而无伦;
或顽而不识,或冤而未伸。
一蹈禁网,利口不能肆其辩;
一定刑辟,士师不得私其仁。
孰究枉弊,孰明伪真?
刑宥舍以尽公,与原其实;
轻重中而制法,何滥于民。
虽入钩金,未可谓之坚;
虽入束矢,孰可然其直?
召伯之明,犹恐不能以意察;
皋陶之贤,犹恐不能以情得。
必也有秋官之联,赞司寇之职。
臣民以讯,谳国宪以何疑;
宽恕其愆,断人中而无惑。
然则圜土之内,听有狱正之良;
棘木之下,议有九卿之详。
五辞以原其诚伪,五声以观其否臧。
尚由哀矜而不喜,悼痛以如伤。
三宽然后制邦辟,三舍然后施刑章。
盖念罚一非辜,则民情郁而多怨;
法一滥举,则治道汩而不纲。
故折狱致刑,本丰亨而御世;
赦过宥罪,取解象以为王。
得非君示天下公,法与天下共?
当赦则赦,奸不吾惠;
可杀则杀,恶非汝纵。
议狱缓死,以《中孚》之意;
明罚敕法,以《噬嗑》之用。
吕侯作训,赦者止五刑之疑;
而《王制》有言,本此听庶人之讼。
噫,刑德济而阴阳合,生杀当而天地参。
后世不此务,百姓无以堪。
有苗之暴,以虐民者五;
叔世之乱,以酷民者三。
因嗟秦氏之峻刑,丧邦甚速;
傥踵周家之故事,永世何惭。
大哉,唐之兴三覆其刑,汉之起三章而法,皆除三代之酷暴,率定一时之检押。
然其犹夷族之令而断趾之刑,故不及前王之浃洽。
对用刑宽猛策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问。
狱市之寄。
自昔为难。
宽猛之宜。
当今不易。
缓则物情恣其诈。
急则奸人无所容。
曹相国所以殷勤。
路廷尉于焉太息。
韦弦折衷。
历代未闻。
轻重浅深。
伫承嘉议。
对。
攘袂九流。
披怀万古。
览七书之奥义。
觌金之遗文。
睹皇王临御之迹。
详政术枢机之旨。
莫不则乾纲而张礼乐。
法霆震而置威刑。
纵使轩去鼎湖
非无鹿之戮。
舜辞雷泽
遂有崇山之诛。
自皋繇不嗣。
忿生长往。
甫侯设法。
徒有说于轻重。
子产铸书。
竟无救于衰败。
是知风淳俗厚。
草艾而可惩。
主僻时昏。
黥凿而犹犯。
我君出震继天。
承国宰化。
孕十尧而遐举。
吞九舜而上征。
犹以为周书三典。
既疏远而难从。
汉律九章。
巳偏杂而无准。
方当采韦弦于往古。
施折衷于当今。
若能诏彼刑章。
定金科之取舍。
徵其张赵。
平丹书之去留。
必使楚国受金。
不为庄生所责。
长陵盗土。
必用张子之言。
谨对。
进律疏议表 初唐 · 长孙无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六
臣无忌等言。
臣闻三才既分。
法星著于元象。
六位斯列。
习坎彰于易经。
故知出震乘时。
开物成务。
莫不作训以临函夏。
垂教以牧黎元。
昔周后登极。
吕侯阐其茂范
虞帝纳麓。
皋陶创其彝章。
大夫之述三言。
金篆腾其高轨。
安众之陈九法。
玉牒播其宏规。
前哲比之以堤防。
往贤譬之以衔勒。
轻重失序。
则系之以存亡。
宽猛乖方。
则阶之以得丧。
泣辜慎罚。
文命所以会昌
斮胫剖心。
独夫于是荡覆。
三族之刑设。
祸起于望夷。
五虐之制兴。
师亡于涿鹿
齐景网峻。
时英有踊贵之谈。
周幽狱繁。
诗人致菀柳之刺。
所以当涂抚运。
乐平除惨酷之刑。
金行提象。
镇南削烦苛之法。
而体国经野。
御辨登枢。
莫不崇宽以宏风。
树仁惠以裁化。
景冑以之硕茂。
宝祚于是克崇。
徽猷列于缃图。
鸿名勒于青史。
暨炎灵委御。
人物道销。
雾翳三光。
尘惊九服。
秋卿司于邦典。
高下在心。
狱吏传于爰书。
出没由巳。
内史溺灰然而被辱。
丞相见牍背而行赇。
戮逮弃灰。
诛及偶语。
长平痛积冤之气。
司败切瘐死之魂。
遂使五楼之偫。
争回地轴。
十角之旅。
竞入天田。
国步于是艰难。
刑政于焉弛紊。
殷忧俟来苏之后。
多难伫拨乱之君。
大唐乾符以应期。
得天统而御历。
诛阪泉之巨猾。
剿丹浦之凶渠。
扫旬始而静天纲。
廓妖氛而清地纪。
朱旗乃举。
东城高灭楚之功。
黄钺裁麾。
西土建剪商之业。
总六合而光宅。
包四大以凝旒。
异域于是来庭。
殊方所以受职。
航少海以朝绛阙。
昆山以谒紫宸
椎髻之酋。
加之以文冕。
穷发之长。
宠之以徽章。
王会之所不书。
涂山之所莫纪。
歌九功以协金奏。
运七政以齐玉衡。
律增甲乙之科。
以正浇俗。
礼崇升降之制。
以拯颓风。
荡荡巍巍。
信无德而称也。
伏惟皇帝陛下体元纂业。
则大临人。
覆载并于乾坤。
照临运于日月。
坐青蒲而化光四表。
负丹扆而德被九围。
日旰忘餐。
心存于哀矜。
宵分不寐。
志在于明威。
一夫向隅而责躬。
万方有犯而罪巳。
仍虑三辟攸斁。
八刑尚密。
平反之吏。
从宽而失情。
次骨之人。
舞智而陷网。
刑靡定法。
律无正条。
徽纆妄施。
手足安措。
乃制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上柱国英国公李绩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监修国史上柱国燕国公于志宁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上柱国开国公褚遂良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监修国史上骑都尉柳奭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轻车都尉唐临太中大夫大理卿轻车都尉段宝元太中大夫黄门侍郎护军颍川县开国公韩瑗太中大夫中书侍郎监修国史骁骑尉来济朝议大夫中书侍郎辛茂将朝议大夫尚书右丞轻车都尉刘燕客朝请大夫使持节颍州诸军事颍州刺史轻车都尉裴宏献朝议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国贾敏行朝议郎刑部郎中轻车都尉王怀恪前雍州盩厔县云骑尉董雄朝议郎大理丞护军路立承奉郎雍州始平县丞骁骑尉石士逵大理评事云骑尉惠果儒林郎律学博士飞骑尉司马锐等。
抚金匮之故事。
采石室之逸书。
捐彼凝脂。
敦兹要。
网罗训诰。
研覈邱坟。
撰律疏三十卷。
笔削巳了。
实三典之隐括。
信百代之准绳。
铭之景钟。
将二仪而并久。
布之象魏。
与七曜而长悬。
庶一面之祝。
远超于殷。
十失之叹。
永弥于汉图。
谨诣朝堂奏表以闻。
无忌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永徽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进。